中医好不好,把脉就知道:其中3个关键点,很少外行人懂_每日关注

中医好不好,把脉就知道:其中3个关键点,很少外行人懂


中医好不好,把脉就知道:其中3个关键点,很少外行人懂


中医自古便有把脉这一绝学。

据说厉害的中医一把脉,什么毛病都知道,甚至妇女怀孕了,都能号出是生男还是生女。

但把脉真这么神奇吗?

1

—The First—

把脉“把”的是什么

中医把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,根据脉象,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。

由于脉为血之府,贯通全身,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,往往反映于脉,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,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。

所以,把脉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,对分辨疾病的原因,推断疾病的变化,识别病情的真假,判断疾病的预后等,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。

2

—The Second—

把脉,应该这样做

1

明确诊脉的部位

采用诊寸口脉法。

其方法是以桡骨茎突为标志,其稍内方的部位称关,关前(腕端)为寸,关后为尺(肘端)。两手各分寸关尺三部,称为六部脉。

2

明确每个部位所主脏腑

①寸关尺分立脏腑法:左寸主心与膻中,右寸主肺与胸中;左关主肝胆膈,右关主脾胃;左尺主肾与小腹,右尺主肾与小腹;

②寸关尺分主三焦法:寸主膈上部,关主腹部,尺主脐下至下肢;

③浮中沉分主脏腑法:浮主心肺,沉主肝肾,中主脾胃。

3

明确诊脉方式

医者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的关脉位置,接着用食指按在关前的寸脉位置,无名指按在关后的尺脉位置,位置取准之后,三指呈弓形,使指头平齐,节节相对,以指腹接触脉体。

布指的疏密和病人的身长要相适应,及身高臂长者,布指宜疏,身矮臂短者,布指宜密,总以适宜为度。按脉时一般采用以下三个步骤。

总按

即三指平布寸关尺三部上同时用力按脉,称为总按,总按时为了探索各种不同的脉象必须注意三点:一举,二按,三寻。

所谓举,即是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,以诊心肺肌表之疾;按即是用重指力按在筋骨之间,以诊肝肾在里之病;寻即是指力不轻不重亦轻亦重的取脉,以诊脾胃血肉间病。

分部按

以单指重点按诊不同部位的脉象。例如为了重点体会左寸脉时,即重点按取左寸之脉;为了重点体会右寸脉时即重点按取右寸之脉,以了解该部脉象的变化情况。

左右、各部对比按

将各部脉象进行比较,如是左大于右,还是右大于左;是寸大于尺,还是尺大于寸;是左脉比右脉弦,还是右脉比左脉弦等。

3

—The Third—

5种常见脉象辨别

临床最常见的脉象有浮、沉、迟、数(音shuò)、细等。

浮脉:只稍稍用力,就能摸到明显的脉动,就叫浮。

浮脉一般预示着病在体表,最常见的是感冒。若外感风寒,寒主收,则脉多浮紧;外感风热,血流急,则脉多浮数(快)。

沉脉:要是一直摸不着,几乎已经按到骨头才能摸到脉动,就叫沉脉。它一般预示着病在体内,但冬季气血收敛,脉象亦偏沉,不一定是病脉。

病理性沉脉的形成,分虚实两种。实证可能由气滞、血瘀、食积、痰饮所致,虚证多因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,无力升举所致。

迟脉:脉动迟缓(每分钟脉搏约60次以下),一般多见于寒证,表示抗病机能已经相当疲惫,进入了一种消极、被动甚至是想放弃的状态

因为血的运行有赖于阳气的推动,当寒邪侵袭人体,阳气受损,可导致心动迟缓、气血凝滞、脉流不畅。

数脉:脉来急促(每分钟脉搏约在90~120次之间),一般多见于热证,表示机体的抗病自保系统处在比较积极、主动的状态。

细脉:脉细如线,但是起落明显,一般多见于气血两虚或湿邪。血虚则不能充盈脉管,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;湿邪则会阻遏脉管,导致气血运行不利。

4

—The Fourth—

把脉不一定准

把脉看病看似方便,但却有一定局限性

一是脉象容易受影响,饮食、运动、情绪都能影响它。

二是脉象也有个体差异,比如瘦人容易出现浮脉,胖人容易出现沉脉,这都是生理性的差异,不能一概当作疾病看。

所以即便把脉非常神奇,也不能单独成“神”。

与望、闻、问诊合用,“四诊合参”才能得出结论;结合现代检查,也未尝不可。

总之,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,把脉都是中医重要的专业技能。



编辑:ifhealth 来源:名医在线网

分享到:

  •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
  • 每日关注

    news.meiriguanzhu.com
    手机查看(二维码扫一扫)

    全球资讯热分享网,最有影响力热点信息分类网站,主要集合图文、知识、日常、娱乐、财经、文化、生活、致富、女性、地区、科技等多类信息分享交流,免费提供最有价值的头条信息平台。
    « 2025年 » « 04月 »
    123456
    78910111213
    14151617181920
    21222324252627
    2829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