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发烧39度属于高热,需及时物理降温并观察精神状态,必要时服用退烧药或就医。核心处理包括物理降温、药物退烧、补液观察三方面。
1. 物理降温
温水擦浴是最安全的物理降温方式。准备32-34℃温水,用毛巾擦拭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,每次10分钟。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太阳穴,每4小时更换一次。减少衣物包裹,保持室温25℃左右,避免穿盖过厚影响散热。冰敷需谨慎,新生儿禁用,幼儿可短时间敷于额头。
2. 药物退烧
体温超过38.5℃可考虑药物降温。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儿,每4-6小时一次,24小时不超过4次。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幼儿,间隔6-8小时给药。阿司匹林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。服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,若2小时未降需就医。注意药物剂量需按体重精确计算。
3. 补液观察
发烧期间每15分钟喂10-15毫升温水,母乳喂养可增加哺乳次数。观察尿量,6小时无排尿提示脱水。可补充口服补液盐,按说明书调配。西瓜汁、米汤等流质食物有助于补充电解质。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冷水刺激肠胃。
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、出现抽搐、呕吐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。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、退烧后反复升温、伴随皮疹等特殊情况应急诊处理。记录发热时间、最高温度及用药情况供医生参考。家中常备电子体温计和儿童专用退烧药,避免临时购买延误治疗。
编辑:boheyiliao 来源:内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