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胸患者护理需重点关注呼吸监测、疼痛管理和活动限制,同时预防感染和复发。关键措施包括保持半卧位、避免剧烈运动、规范用药及观察并发症。
1. 呼吸监测与体位管理
气胸患者需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,使用指脉氧仪每日检测3-4次。半卧位能减轻膈肌压迫,建议床头抬高30-45度。突发呼吸困难或血氧低于90%需立即就医。记录每日痰液性状,出现粉红色泡沫痰提示可能进展为张力性气胸。
2. 疼痛控制方案
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疼痛可采用阶梯镇痛:非甾体抗炎药(如布洛芬)用于轻度疼痛,曲马多适用于中度疼痛,吗啡类仅用于重度疼痛。冷敷患侧胸部每次15分钟,每日不超过3次。避免使用呼吸抑制性镇痛药,防止二氧化碳潴留。
3. 活动限制标准
急性期绝对卧床,胸腔引流管留置期间禁止淋浴。引流瓶低于胸部60cm以上,防止逆流感染。拔管后2周内限制上肢伸展动作,避免提重物超过3kg。康复期运动建议从慢走开始,6-8周后逐步恢复游泳等扩胸运动。
4. 复发预防策略
戒烟是首要预防措施,尼古丁替代治疗可提高戒烟成功率。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需规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。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,每年10-11月为最佳接种期。BMI低于18.5者需增加蛋白质摄入至每日1.5g/kg体重。
气胸护理需要多维度干预,从急性期处理到长期预防需系统化管理。患者应掌握识别气胸复发的征兆:突发胸痛伴干咳、呼吸浅快。建立随访计划,术后1个月复查胸片,之后每3个月评估肺复张情况。营养支持方面,每日补充维生素C 500mg可促进胸膜修复,但需避免过量导致草酸盐沉积。
编辑:boheyiliao 来源:心胸外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