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腿骨膜炎主要表现为小腿前侧或内侧疼痛、肿胀、压痛,运动后加重,休息后缓解。常见于运动量突然增加的人群,需结合休息、理疗和药物干预改善症状。
1. 疼痛特点
骨膜炎的典型疼痛位于胫骨中下段前侧或内侧,呈钝痛或刺痛感。初期仅在运动时出现,随着病情发展可能转为持续性疼痛。按压胫骨表面时疼痛加剧,部分患者夜间也会有不适感。跑步、跳跃等冲击性运动最易诱发症状。
2. 局部体征
患处常见轻度肿胀,皮肤温度可能升高。约30%患者会出现局部发红,严重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。症状加重时可能出现跛行,长期未治疗可能发展为应力性骨折。晨起时僵硬感明显,活动后稍缓解。
3. 伴随症状
约半数患者合并小腿肌肉紧张,特别是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。疲劳感显著,运动耐力下降。慢性患者可能出现骨膜增厚,X线检查可见骨皮质不规则或骨膜反应。超声检查可发现骨膜水肿增厚。
4. 症状管理方案
急性期采用RICE原则:休息48小时,冰敷每次15分钟(每日3次),弹性绷带加压包扎,抬高患肢。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疼痛,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效果更直接。物理治疗选择冲击波、超声波或激光治疗,每周2-3次。恢复期逐步进行足踝背屈训练、小腿肌肉拉伸,水中慢跑是安全的过渡运动。
小腿骨膜炎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疼痛剧烈时需就医排查应力性骨折。运动爱好者应选择缓冲性好的跑鞋,每周跑量增幅不超过10%,硬质路面跑步时更要注意调整步频。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有助于骨骼修复,每日晒太阳20分钟促进营养吸收。
编辑:boheyiliao 来源:骨科